首页 要闻 特别关注 巾帼追梦人 最美我的家 女性社会组织 我们在行动 专题
巾帼网 > 巾帼追梦人 > 她用镜头,把草原故事讲给世界听
  • 她用镜头,把草原故事讲给世界听

    2024-08-30 14:25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   一个寻常的午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草原深处,29岁的乌音嘎用夹子从塑料桶里夹出一块干牛粪,塞入了煮着手把肉的炉膛里。

      “我煮的手把肉快要熟啦,我们这里的羊夏天在草原上可以吃到各种优质牧草,所以肉质既美味,又营养!”添好干牛粪后,她挺起身,对着炉子不远处三脚架上的镜头讲解着。

      此般情景,对于做短视频主播近6年的乌音嘎来说,最是寻常。

      重返家乡 用镜头记录草原

      1995年,乌音嘎出生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阿拉腾敖都嘎查,18岁那年,她第一次走出草原,到800多公里之外的呼和浩特读大学,22岁大学毕业后,又重新回到了养育她的这片草原。

      “大家对我们牧区生活、草原文化不是特别了解,有的人甚至以为我们还停留在最原始的状态,我就是想通过点点滴滴的日常场景,向大家宣传介绍牧区原生态的生活,内蒙古的特色和草原文化。”乌音嘎说。

      2017年,大学毕业后的乌音嘎在家乡实习期间,接触到直播电商培训导师,也是这个机缘,使她日后成为了一名短视频主播。

      在直播中成长 让更多人了解草原

      2018年1月,乌音嘎在网络平台上注册了“草原印象锡林郭勒”账号,开启了介绍家乡风土人情和草原文化的短视频拍摄之路。一部手机、一个三脚架,就是她的家当。“因为我学的不是传播专业,对视频拍摄、剪辑、内容设计等都不在行,而那时正是草原上最寒冷的季节,找角度、选题材,一个视频要反反复复拍很多遍,手都冻僵了。”

      直播初期,乌音嘎非常辛苦,收效也甚微,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如何写出有吸引力的标题?怎样把视频拍得更精彩?乌音嘎不断总结经验,在学习中成长着,粉丝数量也一点点涨起来。

      2018年的冬天,乌音嘎和父亲开车去县城里买东西,结果车被困在雪地里,无法再前进。父亲下车铲雪,乌音嘎就坐在车里录直播,想让外地的观众看看草原上的雪有多大,了解车陷在雪地里后的一些应对办法。这段视频成了她第一个浏览量突破十万加的视频,也吸引了好几百个粉丝关注。

      从此开始,乌音嘎的短视频关注度逐渐走高,粉丝也变得越来越多。草原上的生活,比如打草、喂羊、捡牛粪等,都是她俯拾即是的素材。

      “头一次见还有这种打捆的”“原来手把肉这样煮才好吃”“养牛也有黑科技”“草原上的人们并不是都住在蒙古包里”……全国各地的网友们通过乌音嘎的视频饱览了大好的草原风光,也知晓了越来越多的草原知识和政策。

      定下五年计划 带动家乡发展

      从第一条短视频正式发布之后过了好几天才突破500个粉丝的艰难,到现在成为一名拥有百万粉丝的博主,乌音嘎在分享自己生活的同时,也带动着家乡发展。从2018年开始,乌音噶配合西乌旗扶贫办和商务部门,为精准扶贫户传授互联网知识,同时还发放牲畜运输补贴4100元;乌音噶还参与锡林郭勒盟行署推出的“锡盟山货上头条”活动,协助“京蒙对口扶贫计划”,为贫困旗县线上销售产品……

      牧区的生活简单而繁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常的牧区生活,在外地人看来是“诗与远方”的遐思与憧憬,而对于乌音嘎来说,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这些年里,有人说她是内蒙古“三农”领域的“网红”,而她更喜欢称呼自己是草原文化的传播者和记录者。

      “我从一开始就不是宣传自己,我是不是丑、黑或者胖,都没关系。”乌音嘎说,自己视频要传播的是民族文化与牧区生活的常识。

      谈及未来,乌音嘎充满了憧憬,她给自己定了一个五年计划,打算拍摄三季的“草原印象”系列短视频:第一季是美丽的乌珠穆沁,第二季是锡林郭勒大草原,第三季是壮美内蒙古。乌音嘎表示,自己将始终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做原生态短视频,把草原故事讲给世界听。

      征途漫漫

      惟有奋斗

      致敬每一位奋斗者!

      

      来源:新华网、锡林郭勒新闻微信公众号等

      【责任编辑:滕歌】

    本网站部分资讯(包括文字、图片等)无法核实原始出处或及时联系版权方。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做删除或通过其他方式妥善解决。电话:010-65103955,65103946

    关于我们全国妇联社会联络与交流合作中心(中国妇女外文期刊社)版权所有 2025年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2号  京ICP备10020604号-6

    投诉举报电话:010-65103955,6510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