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北广袤无垠的田野上,有一位年轻女性,她像一株坚韧不拔的庄稼,深深地扎根在泥土中,用青春和汗水浇灌着希望,用聪明和才智绘制着乡亲们共同致富的新画卷。她就是江苏省邳州市大庄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思妍。这个土生土长的“90后”农村女娃,心系乡亲,不畏艰辛,通过扎根农田间十余载的奋战,如今已成为带动乡亲们共同富裕的“领头雁”。
毕业返乡创业,勇敢追逐梦想
1990年出生的范思妍在大学毕业后,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是留在繁华的都市,找一份安逸的工作;还是回到养育她的家乡,投身于那片熟悉的田野?经过深思熟虑后,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因为,她的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梦想,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改变家乡的面貌,让乡亲们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
2012年,范思妍回到家乡,她在走访调研时看到了乡亲们因缺乏技术、信息闭塞而遭受到发展困境。“刚回到家乡的时候,我发现不少农户由于技术不足,盲目选择种植品种,或者自行育苗造成不少经济损失。”范思妍说,要想改变这些,就必须从提升农户的种植技术入手。她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种植技术,规避农业风险,解决农户在作物种植上的烦心事。于是,范思妍开始在田野上挥洒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她深知,农业不仅仅是种植和收获,更是一门科学,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于是,她一边自学农业知识,一边向专家请教,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搭建技术平台,产品畅销全国
“要想把事业做大做强且做出影响力,仅凭一己之力是不够的。”范思妍深知抱团取暖的重要性。因此,她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于2016年共同创办了江苏省邳州市大庄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租赁了90亩土地,作为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化示范基地。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夜以继日致力于蔬菜种子的研发、种苗的繁育以及农业技术的推广,不辞辛劳地奔波于田间地头,向乡亲们传授新技术、新品种的种植方法。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作为主要负责人的她四处奔波,想方设法融资。她深入大棚观察苗情,与合伙人一起克服了多个难题。在她的带领下,公司逐渐走出了困境,育苗基地的规模也从最初的90亩扩展到了如今的570亩。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范思妍积极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引进先进的果蔬种苗培育技术。她一边向专家请教,一边自己钻研。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和实践,随着一茬茬蔬菜的示范种植和采收,范思妍也从一名懵懂青年成长为行家里手。特别是她研究出的种苗定植之前的“控水”技术,非常实用。“把这种嫁接前的控水技术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嫁接种苗的成活率能够提高到95%以上。”范思妍自豪地说。如今,公司每年繁育的种苗数量高达3000万余株,涵盖番茄、黄瓜、西瓜、南瓜等20多种蔬菜、水果品种。这些种苗不仅在当地得到了广泛推广,而且远销全国各地。
创办田间学校,提升乡亲技能
范思妍的创业虽然很成功了,但她并没有满足。她认为,只有让乡亲们真正接受现代农业的新思维、新方法、新品种,才能实现富民增收。于是,她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田间地头、温室大棚,甚至乡邻们的家中都成为她的授课场所。她想尽一切办法将新品种、新技术送到乡亲们的手中,更是利用大庄农业农民田间学校这个平台,为乡亲们提供全方位的学习和实践机会。这所占地面积330亩的田间学校,设有多功能培训教室、蔬菜生产操作实践中心等设施,不仅是学员学习的场所,还可以作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示范展示观摩、蔬菜生产的实际操作示范基地,真正帮助学员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我是田间学校的直接受益者,每年都利用农闲时节来听课,学到的新技术直接用于大蒜种植,种出的大蒜质优价高,不愁销路。”正在田间学校参加培训的邳州市碾庄镇井墩村村民陈刚辉高兴地说。
在范思妍的带领下,大庄农业农民田间学校已经成为乡亲们提升技能、增收致富的摇篮。学校定期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来授课,为乡亲们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截至目前,学校已开展培训60余期,培训农民8000余人次,培育家庭农场19家,带动发展种植大户3700余户。前不久,第一批全国县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名单公布,大庄农业农民田间学校成功入选。范思妍还组织乡亲们到外地参观学习,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通过这些活动,乡亲们的种植技术得到明显提升,收入也大幅增加。“我当初选择回乡创业的初心就是想帮助乡亲们共同致富,因为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有了才是真的富。”范思妍说这话时脸上洋溢着真诚和自信。
2022年,范思妍又成立了田园芬芳妇女微家,积极搭建农村妇女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平台。她深知农村妇女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她致力于提升妇女的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她组织了一系列针对农村妇女的培训活动,包括种植技术、市场营销、家庭管理等方面的课程。范思妍还为农村妇女提供创业扶持和就业指导,帮助她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至2024年年底,她带动帮扶妇女就业200余人,扶持妇女创办家庭农场19家,为41名妇女提升了学历。“八路镇的宝娘家庭农场负责人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她在我这里学习后,自己开创了一个品牌,现在她种植的番茄非常受欢迎,销售异常火爆。”范思妍欣慰地说。在她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走上了创业之路,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绘就共富新篇,助力乡村振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范思妍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她先后荣获了“江苏省好青年”“徐州市三八红旗手”“徐州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江苏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还兼任邳州市妇联副主席职务。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成就的肯定,更是对她所代表的“新农人”群体的赞誉。
作为江苏省2023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学员,范思妍曾在南京农业大学学习,这一经历让她受益匪浅。她表示将继续发挥“头雁”作用,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自己还要不断增强业务技能和市场应变能力;继续深化产学研融合体系的建设,研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动育繁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农业。她表示,将积极引进更优质的品种和更先进的技术装备,发展品牌农业和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这些措施,她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种植户实现共同富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在范思妍的带领下,大庄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为乡村产业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公司积极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同时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举措不仅为乡亲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能。
如今的大庄村及邻近的村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亲们不仅实现了物质上的富裕,更实现了精神上的充实和满足。乡亲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些离不开范思妍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她也因此成为乡邻心中的偶像和骄傲。
未来的日子里,范思妍表示,她将继续带领乡亲们共同奋斗、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新农人”的责任与担当。她相信,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广阔的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灿烂。
文:巍然
图:受访者 高鹤
【责任编辑:滕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