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妇联组织认真落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因地制宜探索妇联12338维权服务中心和婚调组织采取派驻、轮驻等方式入驻综治中心,整合资源、联动服务,构建起“源头治理+多元共治”的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新模式。目前,安徽省62个县级妇联12338维权服务中心、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组织入驻综治中心。
“融合化”建强阵地
安徽省各级妇联主动融入当地综治中心平台,设立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窗口,提供集信访接待、婚姻家庭纠纷调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普法宣传、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天长市妇联整合多部门力量在综治中心设立信访接待室、婚调室、心理咨询室等服务功能室,实现了“空间上整合、力量上联合、功能上融合”。马鞍山市6个县区妇联均在综治中心建立婚姻辅导室,全年介入调解1675对有离婚意向的夫妻,成功劝和672对,劝和率超40%。
 |
霍山县综治中心妇联窗口 |
“便民化”规范服务
设置工作流程图,采取“热线服务+专人受理”相结合的方式,规范“12338”热线来电接听、登记、办理、跟踪回访等工作制度。建立专业调解团队,与心理学会、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家庭教育研究会等专业机构以及社会组织合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志愿服务”等方式,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和调解工作。各地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与县婚姻登记中心、县法院、县司法局等部门建立“婚调”“诉调”“访调”工作机制,形成“妇联+法院+司法+社工”调解模式。池州市明确入驻阵地的职责任务和工作流程,建立信访接待、分层分类调解、联合调处等制度,确保矛盾纠纷从受理、调解到转办闭环管理。肥东县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采取“妇联+”模式,聘请2名调解员常驻综治中心,同时招募社会热心人士组建兼职调解员队伍,提供热线接待、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协助起诉全流程服务。
 |
铜官区婚调室人民调解员现场调解。 |
“分类化”妥善处理
实行矛盾纠纷分类处置,一般婚姻家庭纠纷由综治中心妇联维权干部、婚调委调解员等负责处理;复杂婚姻家庭纠纷交由所在镇街妇联上门调查核实处理,涉及家庭暴力、子女抚养纠纷、侵害妇女权益等问题,妇联会同公检法司等部门调查处理;重大疑难纠纷由综治中心协调公检法司等部门进行个案会商处置,妇联配合做好疏导化解工作。
2025年3月,淮南市田家庵区12338热线接报袁女士的家暴紧急求助电话后,区综治中心启动“平台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迅速将该案件转办至区妇联。区妇联第一时间联系属地妇干及片警48小时内完成入户调解,2天后开展走访,7天后跟踪回访,确保矛盾不反弹。夫妻二人均表示已经和好如初,并对工作人员的调处表示满意和感谢。
 |
烈山区芬姐婚调联盟在区综治中心设立窗口。 |
“专业化”暖心调解
各地坚持因地制宜培育婚调品牌,让“小品牌”发挥“大效能”。铜陵市铜官区“爱邻联盟”调解室创新“网格问事—商议说事—具体解事—反馈息事—回访宁事—归档成事”“六步工作法”,将矛盾化解在网格、问题解决在一线,构建矛盾化解全链条。全椒县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婚姻家庭纠纷化解新模式,将“儒林所愿”工作法运用到调解工作中,使调解工作有温度有质感。在调解中注重“三步”协同化解矛盾。倾听共情找焦点,调解员首先通过耐心倾听当事人诉说,找出主要矛盾,同时要与当事人共情,取得当事人的信任,这是解决矛盾的关键一步。授人以渔破难题,运用目标思维法“对症下药”,引导当事人一起找出解决矛盾的具体办法,注重运用情理法相结合,做到于法有据,进而有度,退而有节,最终达到“事心”双解的效果。延伸服务保成效,对已化解的纠纷案件,一个月以内开展跟踪回访,对生活困难的家庭,联动相关部门进行关爱帮扶;对存在风险隐患及时反馈司法、公安等部门,共同做好隐患化解,避免矛盾激化。
 |
含山县12338妇联维权中心入驻县综治中心。 |
来源:安徽徽姑娘
【责任编辑:滕歌】
本网站部分资讯(包括文字、图片等)无法核实原始出处或及时联系版权方。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做删除或通过其他方式妥善解决。电话:010-65103955,6510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