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特别关注 巾帼追梦人 最美我的家 女性社会组织 我们在行动 专题
巾帼网 > 我们在行动 > 巾帼维权暖心行动 | “辣”中有柔、“霸蛮”有度,
婚姻调解情暖三湘大地
  • 巾帼维权暖心行动 | “辣”中有柔、“霸蛮”有度,
    婚姻调解情暖三湘大地

    2025-09-12 09:34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   当“辣” 味十足的三湘韧劲遇上“柔” 情似水的调解智慧,当 “霸蛮” 的执着撞上法理人情的尺度,这场“幸福家” 守护战以最生动的形式展开。

      9月初,湖南湘江新区,一场特殊“比赛”燃情上演。42名调解员从全省14个市州而来,带着对法律条文的精准理解,带着对人情事理的通透考量,在笔试的严谨推敲中,在知识竞答的快速应变间,在模拟调解的家长里短中,展开了为期两天的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大比武”。

      “家事调解不是简单劝和,是用法律兜底、用情感搭桥,让每个家庭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度。” 湖南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兰英的话,道出了这场 “比武” 的深意。

      辣妹子的“柔”,在坚持里见担当

      “请根据《民法典》第1088条,分析离婚案件中‘家务劳动补偿’的适用条件。” 笔试考场里,42名选手凝神屏气,将平日里烂熟于心的法律条文拆解、重组。这是 “婚调大比武” 的第一关——检验 “基本功”,从《民法典》到《妇女权益保障法》再到《未成年人保护法》,从财产分割到抚养权归属,每一道题都连着寻常百姓的“家事”。

      “看似考法条,实则考初心。” 来自岳阳市岳阳楼街道的人民调解员赵丹看到这道题时,想起自己调解过的一桩离婚案:妻子为照顾家庭全职十年,离婚时却不知能主张家务补偿。“如果连法条都记不准,怎么帮当事人争取应有的权益?” 在她看来,依法调解纠纷,知法懂法是前提,用心用情则是让法律条文长出温暖的触角,这是她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的心得。

      十几年调解经验的积累,让她在平日处理纠纷时较为得心应手,可尽管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当站在赛场上的时候,情况却大不相同。这里有着不同的规则和压力,赵丹虽然全力以赴,还是遗憾地止步于总决赛。赵丹表示,这次参赛对她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她踏出了之前的舒适区,尽管结果有些遗憾,但参赛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更多,让她更有信心和力量做好以后的调解工作。

      青年调解员、常德鼎城区的李婷,是这场“比武” 的 “新锐力量”。从事调解工作仅三年的她,一路闯进总决赛,靠的不是 “硬拼”,而是 “巧学”。“备战时没熬夜刷题,就把平时调解的案例翻出来,一遍遍想‘如果重来,我能做得更好吗?’”

      人们常常说调解就是要以柔克刚,而李婷理解的 “柔”,是相信 “没有解不开的心结,只有没找对的钥匙”。

      总决赛的舞台上,知识竞答环节迅速点燃了现场的气氛。“抢答开始!”主持人话音刚落,参赛选手便迅速按下了抢答器。“‘夫妻一方挥霍共同财产,离婚时另一方可否请求多分财产?’答案是肯定的,根据《民法典》第1092条……”选手目光坚定,自信满满,准确无误的答案赢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

      来自长沙宁乡市的调解员、宁乡市人民法院灰汤人民法庭庭长谢苗苗几次答题失利,却始终挺直腰背,眼里闪着不服输的光,在明知无力逆风翻盘的情况下,她仍没放弃,直到按下最后一题的按钮——“不管结果如何都要继续努力,就像调解时,永远别放弃沟通的可能。”

      “当时脑子里就一个念头:再试一次。” 赛后采访时,谢苗苗的声音还带着激动的微颤。谢苗苗平日里常会处理家长里短的纠纷。“有些纠纷调解十几次都没结果,但只要当事人还愿意见面,我就觉得有希望。” 在她看来,“调解哪有百分百成功的?但放弃了,就真的没可能了。”正是这份“再试一次”的坚持,让她在日常调解中一次次打开僵局。

      不论是赵丹、李婷还是谢苗苗,在调解工作中都带着这份坚持。她们在一次次看似无解的困局中,用柔而不弱的韧性,为当事人找到破局的可能。

      “霸蛮”有度,调解是门暖心的艺术

      整场比赛,最牵动人心的当属总决赛的模拟调解环节:“前夫”望子成龙,常打骂用棍棒教育子女,“前妻”因此提出变更孩子抚养权的要求,调解员如何调和纠纷,保护孩子权益?“继母” 与 “继子” 为房产继承剑拔弩张,情绪激动处险些有了肢体冲突,调解员如何四两拨千斤?……这些案例都来源真实的生活,考验着选手的 “真功夫”。

      “不论你们之间的感情如何,孩子是无辜的。作为父亲承担孩子的抚养义务是法定责任。”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麻娟,抽中了颇为棘手的案例:一对同居12年的“夫妻”,女方发现男方竟与他人领有结婚证,愤怒之下要求精神损失费和孩子的抚养费。

      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麻娟沉着应对,首先抓住子女抚养这个关键点,意外的是双方对孩子的抚养权没有争议,都同意由女方抚养。但新的争议点很快出现:女方认为自己“跟了男方十多年,损失了青春”,要求20万元补偿。就在麻娟准备进一步劝说时,比赛时间到了。虽然未能当场“调解成功”,但她真诚态度和专业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高分。

      “调解不是一定要一次性成功,成功了之后还会反复。作为调解员,重要的是用真心为当事人考虑,用细心发现全部细节,用耐心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调解。”麻娟在总结陈词中的这番话,道出了调解的温度所在,而她也成为了这场比赛的总冠军。

      “很多参赛选手都让我想起刚入行时的自己。”湖南都市频道调解节目《寻情记》中的知名调解员邹美红作为观察团,记满了细节。不论是在竞答还是模拟调解中,选手们不放弃的“霸蛮”精气神儿,让她印象深刻。在她看来,“这份‘不放弃’,就是调解员的魂。” 

      观察团之外,评委席上的专业视角更印证着这场赛事的含金量。湖南省律师协会婚姻家庭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南省妇女联合会执委万薇律师全程参与了本次比赛的题目设置并担任总决赛的评委。

      她坦言,自己在现场的紧张感不亚于参赛选手,“模拟调解环节设置的题目兼具专业性与普适性,每个题目都对应着具体的法律点与情感点。” 而让她欣慰的是,进入决赛的选手基本都能精准答出考点,这颇为不易,毕竟赛场时间紧凑,更能凸显选手的基本功。

      万薇表示,婚姻家庭纠纷往往 “剪不断理还乱”,调解员的价值不仅在于 “化解”,更在于 “陪伴”—— 让当事人知道,有人在认真听他们的苦,有人在用力帮他们找出口。

      这场“大比武” 的意义,更在为全省婚调工作注入持续动能。湖南省妇联副主席张忆寒表示,近年来,湖南省妇联将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作为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基层治理的重要工作,逐步构建起“党政主导、妇联牵头、多部门联动、社会参与” 的共治格局。通过推动县级妇联全面入驻综治中心,整合法律、心理、社工等多方力量,实现了纠纷化解从 “单打独斗” 到 “协同作战” 的转变。

      依托“巾帼暖人心” 维权项目,湖南已培育出长沙 “星城家事”、株洲 “等等吧” 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地方品牌,衡阳县婚调委 “四心四步六法”、岳阳市 “和姐工作法” 等模式更成为全国典型。而本次 “大比武” 正是推广这些经验的重要平台,通过知识竞答、模拟调解等形式,实现 “以赛促学、以赛促干、以赛促宣”,推动全省婚调工作整体提质,引导更多家庭通过调解化解矛盾,为平安湖南建设筑牢家庭基石。

      

      来源:中国妇女

    【责任编辑:滕歌】

    本网站部分资讯(包括文字、图片等)无法核实原始出处或及时联系版权方。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做删除或通过其他方式妥善解决。电话:010-65103955,65103946

    关于我们全国妇联社会联络与交流合作中心(中国妇女外文期刊社)版权所有 2025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3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2号  京ICP备10020604号-6

    投诉举报电话:010-65103955,6510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