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重庆市妇联发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鼓励妇女群众参与复工复产,为经济发展贡献巾帼力量。我们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首先一起来看看田间地头助春耕的忙碌身影。

铜梁区
2月13日,重庆市铜梁区妇联“党员突击队”为白羊镇水碾村56户群众,特别是留守妇女、建卡贫困户、残疾人、老党员等家庭送去生产物资助春耕。此次行动共计送去水稻、玉米等种子100公斤,农膜25公斤,肥料2 吨,既满足群众春耕生产的迫切需要,又减少人员流动、阻止了场镇人员聚集,有效确保防疫春耕两不误。据悉,铜梁区妇联计划五天之内将春耕物资全覆盖送到本镇596户留守妇女、建卡贫困户、残疾人、老党员等困难家庭手中。
武隆区
重庆市巾帼建功标兵、武隆区凤山街道出水村村支书谭海燕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帮助村民在抗击疫情的同时,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她通过“四步法”有效解决了防疫和春耕“兼得”的问题。一是化整为零,将过去集中大棚育苗的方式,改为分散育苗,避免多人聚集;二是改“土”为“洋”,过去农作生产不需要任何防护“装备”,现在村姑变洋妞,田间地头,大家都戴上了口罩,在忙完农活回家进屋之前,还得用消毒液或者肥皂洗手消毒,村民也像城里人一样讲究卫生了;三是现购为储,让缺少有机肥、地膜等农用生产物资的村民,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电话等方式统一将自己的所缺物资告诉给村干部,由村里统一登记,报给农资供销商备货,等待疫情结束,物资立马购回;四是变长为短,指导村民尽量把中长期蔬菜改为短期时令蔬菜种植,确保全区市民在疫情之后能有充足的蔬菜供给。
截止目前,谭海燕已带动凤山街道在家村妇女培育各类蔬菜种苗218亩,可以满足5000亩大田直栽,已储备有机肥1500吨,地膜102吨,有效推进了早季蔬菜育苗和大春农资储备保障供应等各项工作,保障了“米袋子”和“菜篮子”,真正做到了防疫春耕两不误,彰显了巾帼风采。
合川区
“疫情下,大家都积极响应不出门,不添乱;地里的青菜头到了采摘期,作为巾帼志愿者,我们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力所能及的帮助困难妇女、缺乏劳力的家庭抢收,打消群众后顾之忧”。合川龙市镇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雷静如是说。
得知龙头村困难妇女杨天萍,家属三级残,儿子一级残,其种植的2亩榨菜因缺乏劳动力,榨菜收运困难,合川区龙市镇巾帼志愿服务队联合村党员先锋队,帮助其顺利完成了收运。龙市镇的榨菜青菜采摘得到巾帼志愿者的帮助,群众们感受到了雪中送炭的温暖。
资料来源:重庆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