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群众是亲人”的初心和“服务好群众才安心”的使命,她满腔热情地坚守社区工作40多年。“主任想着老百姓,大事小情有照应。各种服务送上门,居民就像一家人。”老百姓编的这段话,是对她最好的认可。她就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兴隆巷街道清泉街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武荷香。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兴隆巷街道清泉街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武荷香。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 |
武荷香结婚后照顾生病的公婆任劳任怨,她的一片孝心感动了左邻右舍。1979年,在居委会老主任包淑兰的推荐下,武荷香怯生生地走上了居委会工作的岗位。很快,她就以辛勤的工作赢得了居民的认可。两年后,她接替老主任,挑起了居委会主任的担子。
“当时,居委会没有办公室,就在家里办公。工作内容主要是调解纠纷,年底为居民分发各种供应票证,总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琐事。”时光荏苒,从一个贤惠的家庭妇女,到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武荷香在社区工作了40多年。 武荷香结婚后照顾生病的公婆任劳任怨,她的一片孝心感动了左邻右舍。1979年,在居委会老主任包淑兰的推荐下,武荷香怯生生地走上了居委会工作的岗位。很快,她就以辛勤的工作赢得了居民的认可。两年后,她接替老主任,挑起了居委会主任的担子。
她让居民心里暖暖的
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把社区建成居民安居乐业的福地?武荷香的法宝是群众满意是社区工作的落脚点,要让每一位居民心里都暖暖的。
社区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孤儿,都是武荷香常年照顾的对象。虽然他们都享受“低保”,但武荷香还是放心不下,每到逢年过节,她总会把肉、蛋、水果等送到这些人家中。
社区里有个孤儿,武荷香像妈妈一样照顾他,为他洗衣做饭,鼓励他坚强生活、努力学习,还拿出自己的积蓄为他家支付了采暖费。每逢过年,武荷香像对待自己的外孙一样,给他送去压岁钱,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
社区里有一名曾犯过错误的青年,出狱后对生活不抱希望。武荷香经常找他聊天,慢慢了解他的想法。在武荷香的撮合下,他成了家、有了娃,过上了踏实的日子。他感激地说:“她让我的生活有了意义。”
李月珍的丈夫生病,家里因病返贫,日子过得紧巴巴。得知情况后,武荷香逢年过节送米送面照顾她。社区的关怀让李月珍心里暖洋洋的,她也用行动进行回报,义务承担起院里孩子们放学管理的工作,还替楼里行动不便的老人跑腿交水电煤气等费用。
社区是我家,各族人民心连心。清泉街社区地处城市西南角,辖区内有蒙古族、满族、回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近千人。
“我们社区就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要让住在这里的每一户少数民族群众都能够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武荷香说。在她的带领下,社区推出少数民族群众为构建和谐社区服务、社区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的“双向服务”,使少数民族群众融入社区,奉献社会。
“这个社区让人住得舒心、幸福,谁家有困难社区都会协调解决。在和谐热闹的气氛中,我们各族群众都成为了好朋友。”朝鲜族老人金福姬说。“生活在这个社区的各族群众之间和谐团结,大家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亲如一家心连心。”社区的一位老年居民感慨地说。
 |
武荷香(左)和朝鲜族居民一起欣赏书法作品。图片来源:人民网
|
她让社区工作接地气
2001年,清泉街居委会更名为清泉街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党支部成立。武荷香任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时代在发展,社区的工作内容更多了。武荷香明白,光靠传统办法已经不行了,社会化管理是必然。于是,武荷香围绕服务居民、建设和谐社区进行了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
如今,社区办公楼内设“1中心1长廊2站9室”,“1中心”是党群活动服务中心,“1长廊”是党建长廊,“2站”是红五星党群驿站和社区卫生服务站。“9室”包括武荷香工作室、在职党员工作室、网格化服务管理监控室、爱心超市、心理咨询室、日间照料室、法务警务室、多功能活动室、居民之家。这些机构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办事,能解决实际问题。
2010年,清泉街社区成立了党总支,2018年,又升格为党委。针对社区党员数量较多、居住分散的特点,武荷香把在职、离退休、学生、复转军人和流动党员分类造册编组,建成了五老工作团党支部、志愿者之家党支部、老年文艺队党支部等特色党支部。
武荷香还动员居民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社区建立了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在内的1000多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法律援助等活动。在志愿者的带动下,社区经常开展球类、健身、中老年集体舞和棋牌等文体活动。很多居民都自觉利用休息时间,整地培土、种花浇水,让社区环境优美整洁。
社区组织开展“四点半”工程,每天下午孩子们放学后,由五老工作团的成员在清泉街社区居民之家进行学习辅导。社区设立寿星生日屋,为辖区内80岁以上老年人送生日蛋糕和鲜花。社区为老人办理“关爱出行卡”,详细记录老人的姓名、住址、家庭电话。每逢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社区组织居民一起包粽子、包饺子、熬腊八粥等。社区通过居民评选,将辖区诚信商户的名字和照片挂上墙。
武荷香还想在社区建一个托老所,借鉴学生小饭桌的做法,办老人小饭桌,给社区老人提供更多的方便……在她的心里,永远有做不完的工作。她要把清泉街社区建设成生活更和谐、环境更宜居、文化更丰富、保障更全面的幸福社区。
 |
今年3月,武荷香(左)和社区网格员一起给居民发放防疫宣传材料。图片来源:新华网 摄影:连振 |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今年,武荷香不分白天黑夜,挨家挨户走访,一遍遍安慰,保护着社区居民的安康。
“社区工作就是要接地气。”武荷香说。40年的基层工作经历中,她最大感受就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真正认可。
在武荷香的带领下,清泉街社区荣获了“全国爱老敬老模范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多项称号。武荷香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社区工作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先进社区志愿者”“全国先进社区志愿之星”“全国爱心典范个人”“第二届全国模范小巷总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光荣当选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
资料来源: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文明网、呼和浩特日报、呼和浩特晚报
文字整合:解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