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在贵州亘蓝母图民族布艺蜡染开发有限公司加工厂,几位身着苗族服饰的妇女正在水池旁忙碌着。蓝底白花的棉布随着水波荡漾,蓝靛的清香让人陶醉。另一边,几位妇女分排而坐,以蜂蜡为墨,在白布上绘画,布面上或草木青青,或花儿朵朵……
“以前我们在家也做蜡染作品,但都是自己用。现在她开工厂,我们能来这里上班,可以挣钱养家了。”妇女们兴奋地说到的“她”,是公司的总经理张义琼。
苗族蜡染是传承千年的手工技艺瑰宝。2006年,苗族蜡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义琼用苗族蜡染,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也带领群众“染”出了富裕美好的生活。
 |
贵州亘蓝母图民族布艺蜡染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义琼。图片来源:贵州省妇联宣传部
|
回乡创业传承民族技艺
“三都县是我的家乡,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也是曾经的贫困县。”张义琼出生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县苗龙村,那里是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苗族村寨。她的母亲是远近闻名的蜡染能手。和当地大多数苗族姑娘一样,张义琼10岁左右就开始跟着母亲学习苗族蜡染技艺。在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张义琼深深地爱上了蜡染这一苗族特有的手工技艺。
1998年,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初中毕业的张义琼没有继续读书,而是选择外出打工。
2001年,张义琼带着她对蜡染技艺的热爱,回到家乡。起初,她经营少数民族服饰店,后来,开办了一家民族蜡染布艺加工厂。2012年,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张义琼建起了生产厂房,她把当地的很多妇女姐妹招进了工厂。
 |
张义琼绘制蜡染图案。图片来源:新华网
|
“从种植到加工,再到出产品,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操作流程和工艺,其中关键的是染水工艺,非常有讲究,用蓝靛膏调水,颜色的深浅、亮度等,都需要精心调兑,如果调兑不好,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张义琼说。
传统蜡染加工,浸泡的过程中会产生颜色分布不均匀、掉色等问题。张义琼带领公司的研发团队经过反复实验,开发了蓝靛植物染技术。采用蓝靛植物染技术蜡染出来的布料美观,销路也打开了,公司的产品远销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还远销到国外。进而,公司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研发出了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2015年,张义琼创办了贵州亘蓝母图布艺蜡染开发有限公司,“亘”是久远的意思,“蓝”代表蜡染,“母”可以理解成母亲的传承。“我相信代际传承的不应该是贫困,而是爱与技能。”张义琼说。
带领妇女脱贫致富
出生在农家的张义琼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富裕的生活,也为苗族妇女开辟了一条传承民族手工技艺的致富之路,构建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亘蓝母图民族布艺蜡染开发有限公司的加工厂,解决了当地许多苗族妇女的就业问题,改变了她们的生活
“从记事起,我就开始绣花,我很喜欢绣花,现在还可以挣钱,一举两得,我很开心。”村民白胜兰说这话的时候,正绣着红色的花朵,色彩明亮的画面,就像她幸福的生活。“我主要是画图案的,每月的收入可以养家了。”村民张仁妹一边绘画一边说。
针对有的妇女因为特殊情况不能进厂务工的情况,张义琼转变工作方式,让她们在家工作,也能实现增收致富。
“做手工这一类的工作,妇女们可以拿回家做。如果一个村能达到10名妇女在家里工作,就会选出一位组长。我们的管理员跟组长对接,妇女们把完成的作品交给组长回收,我们按计件的方式支付劳务费。这样一来,妇女们就能一边工作,一边在家中照顾小孩和老人了。”张义琼说。
 |
张义琼和群众交流蜡染技艺。图片来源:新华网
|
在张义琼的带领下,苗族妇女们用灵巧的双手,担起了脱贫致富的“半边天”。随着事
业的发展壮大,张义琼不仅为三都县的妇女打开了致富门路,也为外县的群众点亮了希望。近年来,其他县市的相关部门也组织妇女去公司学习培训。
“带领我们县的妇女到这里培训,提高技艺。她们回去后,除了提高自己致富增收的能力外,还能辐射带动身边的妇女。”带领47名妇女去公司培训的贵定县干部王亚清说。
在当地政府和妇联组织“锦绣计划”的支持下,如今的“亘蓝母图”已经发展成一个民族大家庭,水族妇女绣马尾绣,苗族妇女蜡染,布依族妇女织土布……公司把多民族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做产品,在多民族的文化融合中创新发展。
蜡染“芬芳”传递千家万户
苗族蜡染染色的主要原料是南板蓝根,随着公司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当地南板蓝根种植产业的发展。当地群众靠种植南板蓝根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张义琼说:“经过了无数次的改良,终于研究出适应当地土壤、气候,而且出膏率高的南板蓝根品种。”
张义琼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南板蓝根的种植产业。南板蓝根易于管理,同时,公司免费提供种苗和保底收购,给群众吃上了“定心丸”。
“有一部分不会做手工的群众,可以在家发展种植产业,实现增收。让更多的群众受益,这是我的愿望。”张义琼说,希望自己能当好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并搭建更广阔的就业平台,带领更多的群众,走上更富裕的道路。
“我家种了4亩左右的板蓝根,每年都有一笔不错的收入,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村民吴芝莹满脸笑意地说。有的村民还在葡萄地里套种板蓝根,实现了“双收益”。
她来自贵州的大山深处,用富有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的民族技艺,向世界展示苗族蜡染技艺,更用创业脱贫的精彩故事展示了妇女在脱贫攻坚中的力量。
张义琼荣获了“全国三八红旗手”“贵州省巾帼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贵州省返乡创业之星”“贵州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面对荣誉,她说:“我将带着更大的热情,传承蜡染技艺,也将带领更多群众创造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
资料来源:新华网、多彩贵州网、黔南日报、贵州省妇联宣传部
文字整合:解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