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于彝族家庭,是大凉山的女儿。她带着村民摘下贫困帽,奔向小康。她为孩子开辟读书路,带妇女走进“彝绣坊”。她就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庆恒乡庆恒村党支部书记吉克石乌。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庆恒乡庆恒村党支部书记吉克石乌
|
因读书尝到甜头
“在我小时候,送女孩去上学,是村里的新鲜事。”吉克石乌说。在四川大凉山,受民族地区传统观念等影响,女孩的入学率一度不高。吉克石乌的家庭在传统观念中做出“新鲜事”,她成为当地为数不多能够上学读书的女孩。吉克石乌说:“我父亲是念过书的人,他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家里一直支持我念到中专,让我尝到了读书的甜头。”
20世纪90年代末,吉克石乌从雷波县嫁到昭觉县庆恒村后,凭借自己的文化和见识,接下婆家白酒厂的经营担子,搞养殖、发展循环经济,在村里率先致富。
村民们说:“吉克石乌是大伙儿选出来的村支书,之所以能服众,一是因为她做事干练、分寸得当;二是她上过学,不管你是男是女,大家都尊敬有文化的人。”
庆恒村海拔1700多米,曾是大凉山腹地的一个深度贫困村,道路不通,经济发展滞后。自2014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7户435人。
吉克石乌担任过庆恒村的妇联主席,因工作出色被村民选为村支书,挑起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大梁。
扶贫先扶志。吉克石乌认为,要做好扶贫工作,就要帮助群众转变观念,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吉克石乌通过农民夜校,向村民宣传党的好政策,激发大家的主人翁责任感。
前几年,吉克石乌带动村领导班子成员为贫困户修建安全住房,当时还没有通到各个村民组的公路。吉克石乌和其他干部带领贫困户人背马驮,将建筑材料运到工地上,通宵达旦地施工。榜样的示范最有力,奋斗的生活最充实。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完成了修房任务。一砖一瓦是亲手搭建的,新生活的道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村民们有了获得感、幸福感,也更珍惜这份幸福。
根据庆恒村山坡地势的特点,吉克石乌在村里发展核桃产业,带领村民种植核桃3000亩,无偿为村民传授种植技术。几年来,在吉克石乌的带领下,村民靠种核桃实现了增收。核桃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金果果”。
吉克石乌参与和见证了村里一点一滴的变化:群众看病有了卫生院,农业银行、农商银行都给村里的老百姓提供贷款,村里建起彝、汉双语幼教点。庆恒村有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房子整洁漂亮、通村路进行了硬化、4G网络也通了,在2018年底整村脱贫“摘帽”。庆恒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清晨6点起床,吉克石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快到下午2点才吃午饭,夜里10点到家,又忙着整理入户走访的资料。从村容村貌整治,到过境高速公路土地协调,再到安全住房建设、养牛合作社发展、检查森林草原防火情况……她开着一辆皮卡车,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多线程”的工作状态。2015年到现在,这辆皮卡车已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了快14万公里,拉过乡亲们的核桃、花椒、牛、羊、肥猪……吉克石乌用“脚步”丈量庆恒村的脱贫路、幸福路。
 |
吉克石乌(左)在村口森林草原防火检查点查看进出人员登记情况。
|
让知识改变命运
由于历史习俗、地理环境等原因,昭觉县民族教育起步晚、基础差,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吉克石乌说,近年来,昭觉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孩子上学更加有保障了,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教育事业的关怀。
昭觉县相关部门针对彝族孩子听不懂汉语,跟不上进度的情况,创新实施了“1年学前教育加9年义务教育”的“1+9”教育模式。目前,实现了3至6岁学龄前儿童基本能够使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的目标。孩子们能“听懂、会说、敢说、会用”。“家长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女孩子上学,也不再是村里的新鲜事了。”吉克石乌说。她所在的庆恒乡有学龄儿童330名,入学率为98%。
“不能让彝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教育助力脱贫攻坚,从娃娃抓起是最根本的。”吉克石乌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现在,她每天经过村里的幼教点,听到孩子们跟着老师学拼音、做游戏,总会停留一会。吉克石乌说,孩子们的笑脸让她看到一种力量。让民族地区孩子上好学,通过知识走出大山,这样才能“一人读书就业,全家脱贫”,才能撑起大凉山的未来。
这些年来,庆恒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吉克石乌觉得最大的变化是女性地位的变化。“过去在我们老家,妇女的地位低,家里的大事小事多是男人说了算。现在不一样了,妇女不仅能顶半边天,好多事情还要靠女娃儿挑大梁。”吉克石乌说。
看到妇女们在农闲时都在做彝族手工绣品,吉克石乌就想到可以组织大家开办彝绣作坊,能推广彝族文化,还能为这些妇女增加收入。此后,她对村里妇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走访,协调和寻找场地。在她的努力下,庆恒村办起了昭觉县第一家彝绣坊——阿依几几彝绣坊。
阿依几几彝绣坊解决了村里不少妇女的就业问题,最好的绣品一件能够卖到3000元,增加了绣娘的收入。经济收入的提高,也让妇女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
吉克石乌(左二)和村里的留守妇女在一起做彝族手工绣品。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吉克石乌荣获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四川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光荣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资料来源:新华网、人民网、全国人大网、四川新闻网
文字整合:解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