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巩义市刘福兴家庭三代共有二十一口人。这个大家庭重视读书、崇尚公益,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展现了新时代文明家庭的风采。
刘福兴于2014年创办了巩义市民俗研究会,主持出版《民俗古今》公益刊物30余期。巩义市民俗研究会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近20万群众受益。如今,刘福兴虽已80岁高龄,仍坚持开办“河洛文化公益讲堂”500余期,著书《河洛之韵》30余万字。同时,他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6项,在移风易俗和文化传播工作中尽心尽力。刘福兴的妻子张春菊退休前是一名基层医生。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她秉承仁心,医德厚笃。工作之余,她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曾获郑州市“最美母亲”荣誉称号。
刘福兴和张春菊的子女们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各个积极上进,在各自岗位上默默耕耘,勇于奉献。刘福兴与张春菊带领家人多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资助贫困儿童及家庭。
书香传家,崇德尚礼
刘福兴出生于1944年。刘福兴的曾祖父刘廷午喜读诗书,是清邑庠生,拟家族堂号为“復性堂”,旨在提醒后代子孙“致力恢复人所本具的良善天性”。“復性堂”相传至今已六代。刘福兴的祖父是清太学生(国子监监生),家中常以孝悌为本,崇德尚礼以读书为荣。刘福兴的母亲出身河南儒商名门,崇文重教、好读尚学,通过家规家训勉励子女勤奋读书。
刘福兴少年时代学习非常刻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中,不幸因父亲早逝被迫辍学,挑起家庭重担,但他仍然坚持读书,自学成才。1967年刘福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曾担任农村会计、大队党支部书记等职务,带领乡亲们平沟壑、垦新田,打井修路,造福乡里。
为了更好地传承“崇德尚礼”的家风,谨记先贤教诲,刘福兴和张春菊将“族规祖训”“復性堂举止铭”悬于厅堂,时刻提醒自己和后代不忘先祖初心,牢记家规家训。每逢春节,在家人团聚之际,这个大家庭都会隆重地举行拜年仪式和颂读经典活动,激励家庭成员积极上进。
刘福兴的女儿刘淑丽担任巩义市图书馆馆长、巩义市妇联兼职副主席,策划市级大型活动300余场,组织开展各类培训500余期,通过各种举措传承传播优秀文化、推动“书香巩义”建设。2020年,刘淑丽和姐姐刘奕兰共同创办了“女子夜校”,获2023年“河南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荣誉称号,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学习活动200余期,受益者达万余人次。
刘福兴的儿子刘济逢受家庭熏陶,自幼热爱阅读古典书籍,立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刘济逢于2013年创办“怀南书院”,系统传讲《大学》《学记》《孝经》《豫诚堂家训》《了凡四训》等中华典籍,传承“嵩洛儒学”,组织公益读书、学习活动300余场,曾多次受邀到机关和社团讲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9年,刘济逢获“郑州市百姓学习之星”荣誉称号。2021年,怀南书院被郑州市妇联命名为“郑州市家庭亲子阅读实践基地”。刘济逢的妻子张彩于2023年冬发起“娘亲慧学堂”的读书打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母亲们学习德育故事、教育嘉言录,带领母亲群体共同学习家庭教育之道。
2023年,为响应国家图书馆“‘阅读百部经典,点亮历史星河’—《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刘淑丽与弟弟刘济逢共同策划、推动举办“书香巩义·千人共读”活动,邀请各行业代表领读经典作品中与本行业相关的格言名句,在群众中反响热烈。
弘扬新时代优良家风
作为有着五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刘福兴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担任社区志愿者,带领妻子和家人积极参加社区文明创建活动。刘福兴夫妇弘扬新时代优良家风,经常教导子孙崇德尚礼、助人为乐。夫妇二人热心公益,子女们也时常资助贫困儿童及家庭。
刘福兴家庭厚植读书报国、以文惠民的家国情怀,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诠释“最美家庭”的内涵,被推选为2023年度河南省最美家庭。
文:张佳敏
图:受访者
【责任编辑:滕歌】
本网站部分资讯(包括文字、图片等)无法核实原始出处或及时联系版权方。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做删除或通过其他方式妥善解决。电话:010-65103955,65103946